作者:蔡宗穎 醫師 (Tsai Tsung-Ying, MD)
先說結論:震波治療
- 震波治療,具有止痛、抗發炎、促進微血管增生、促進組織再生等治療效果。
- 震波有分聚焦式及擴散式兩種。聚焦式震波屬於真正的震波,能把100%能量治療在皮下深處病痛點;擴散式震波由空氣壓力彈道所產生能量,屬於未聚焦的壓力波。
- 聚焦式震波治療,可以治療筋骨疼痛、尤其是肩部鈣化性肌腱炎、網球肘、足底筋膜炎等沾黏勞損組織、以及長年累積傷病、運動及工作傷害、及骨折不癒合及骨壞死。
什麼是體外震波:
- 體外震波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(ESWT),是利用將震波的能量,透過中間介質,傳遞到身體內想要治療的部位,來進行疼痛治療;以及促進骨組織再生的一種治療方式。
體外震波應用發展史:
- 體外震波治療,從1980年泌尿科碎石開始,已經開始廣泛被使用,針對骨科復健科部分,是一種治療慢性肌腱炎及筋骨慢性疼痛的技術。
- 它是一種非侵入性、無放射性、免麻醉、免開刀、免吃藥(如類固醇、止痛藥等)的治療方式, 針對慢性疼痛的部位,依照組織深淺程度不同,而給予適當的震波能量造成組織微破壞,以達到修復受損組織及再生治療。
體外震波適用病症:

- 因震波重複震盪,促進新陳代謝,進而使組織復原;也使皮下鈣化沾黏的組織崩解,被組織吸收而消失。
- 震波治療也可促進微血管新生、使血管生長因子的增加,幫助韌帶修復癒合,而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,並使得疼痛的症狀獲得改善,回復正常的生活品質。
震波有兩種:聚焦式震波 vs 擴散式震波:
- 聚焦式的震波,可將能量聚焦,屬於真震波。
- 擴散式的震波,產生方式為空氣彈道式,屬於未聚焦的壓力波,能量擴散無法聚焦,經2017年國際震波醫學會ISMST認定,屬於非震波。
聚焦式震波 vs 擴散式震波 波形傳遞比較:
- 聚焦式的震波,能把100%能量作用在深處痛點。
- 擴散式的震波,靠皮膚表面撞擊傳遞能量,因未聚焦,故能量隨著皮膚深處的平方反比減弱,致作用在深觸痛點的能量微乎其微。
- 因此,擴散式的震波,若要讓深處痛點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能量,必需加強皮膚撞擊壓力,故容易產生皮膚表面損傷。
聚焦式震波 vs 擴散式震波 比較表:
震波治療常見問題:
Q1:懷孕可否打震波?
- 懷孕盡量不要打震波,尤其是前三個月,避免一些刺激產生。
- 若真的有些肌腱韌帶疼痛的問題,可考慮增生注射治療、或是高能量雷射治療。
- 什麼是高能量雷射治療?請參閱【這裡】
Q2:什麼情況不能打震波?
- 感染
- 惡性腫瘤
- 懷孕
- 病兆點在肺組織內
Q3:打震波什麼時後會痛?
- 聚焦式震波會將能量集中在一點上,深度確定後,無論在皮膚表層或震波路徑上都不會有震波能量,只有聚焦的點上會有能量產生。
- 當它作用在痛點上時,可震開/解除筋肉沾黏,藉由微創傷使血管與組織新生,以及止痛抗發炎。
- 若打在一般正常組織時,並不會有痛感及副作用,它就像細膩的按摩師,施打處除了可再生外,也有放鬆、保健的作用。
Q4:打震波時,不同的疼痛感受代表什麼?
- 接受治療時,要隨時與醫師/治療師溝通,因為治療人員通常只能靠病患的感受尋找痛點,要有高效率的治療效果;亦可搭配軟組織超音波輔助定位病灶點,以增加震波治癒效果。
- 酸:肌肉組織有發炎現象。
- 麻:神經組織有被壓迫。
- 刺:表示肌肉緊繃。
- 熱:肌肉急速收縮所產生。
- 痛:肌肉組織有沾黏反應。
Q5:震波治療需要做幾次為一個完整的療程?
- 基本上以4~6次為一個療程。
- 但根據患者嚴重程度、不同患部、不同徵狀,而會有增減治療次數,發數也因不同深淺及不同患部而有所調整。建議聽從醫師判斷指示。
Q6:震波治療術後衛教注意事項?
- 震波治療後24小時內,若有紅、腫、痛或其他不適時,可適量冰敷,不能熱敷。
- 冰敷時不能太冰,降溫不能超過2度,避免因體溫調節、誘發血管擴張、加劇疼痛。
- 若女性病患進行震波治療,若治療部位靠近骨盆,可能會有經血過多、或經期提前等狀況,屬正常反應可先觀察。
- 避免吸菸及酗酒,多食用維生素C水果,幫助組織修復。
- 非特別疼痛,不用消炎、止痛藥。
- 軟組織治療後,疼痛逐漸改善,非立即消失,4-6周內避免劇烈運動,並調整矯正錯誤的習慣動作。
- 骨組織治療後(如骨折不癒合;及骨頭壞死等),骨頭再生期間內,需避免劇烈活動。
Q7:震波治療是否有健保給付?
- 震波治療屬自費治療,健保無給付;若有自費私人保險,則依個人與保險公司之合約規定申請。
Q8:本院震波治療的流程及特色?
- 醫師問診:
- 詳細了解評估患者,確認合適治療方法及療程,並與患者建議及討論,並搭配高解析度骨骼肌肉超音波,精準定位病患病灶痛點,同時與物理治療師一起團隊合作,規劃聚焦型震波治療,以及後續徒手治療及運動矯正治療,以優化病患整體治療效果。
- 調整擺位:
- 依患部而定,使用最適合的治療姿勢。
- 打擊回饋:
- 打擊震波至指定次數、程度,並在當中依患者反應調整位置。
- 立即出院:
- 治療後,不需住院,直接回復日常生活。
以下是WOLF® 聚焦型震波,開箱使用分享:
- 本院這次的開箱主角,是WOLF PiezoWave1聚焦式體外震波治療機。
- 來自德國(Deutschland),高階醫療工藝的代表,能夠搭配多種不同震波治療頭、治療各式病症。
- 整個治療機,含主機、震波治療頭、矽膠墊片組、腳踏開關、推車。
- 有腳踏開關的好處是,在治療過程當中,可用腳踏控制能量高低、擊發震波,調整參數時不必中斷治療。
- 我們所選用的是G4震波治療頭,如前所述,它是由壓電晶體所產生的聚焦式震波,深度可達4公分。
- 深度控制:聚焦式震波是聚焦,而非單純傳遞能量。欲改變深度,需更換震波治療頭上的矽膠墊片,達到改變焦距與深度的目的。
- 本次產品為固態式的震波治療墊,而非用水袋來取代,主要優點為:
- 可精確的選擇治療的深度。
- 因水是液體,治療時壓按在患部,深度無法被精準的固定。
- 避免於震波的傳導路徑上產生氣泡 。
- 因水中容易產生氣泡,因而影響了震波傳導的能量,減弱了治療的效果。
- F10 G4的震波治療墊共8片。
- 墊片上的數字既為治療的深度(mm)。
- 治療深度分別為 5/10/15/20/25/30/35/40 mm。
- 聚焦型震波物理性質近似超音波,因此需藉由傳導凝膠(超音波傳導劑),將能量傳至體內病灶處。若未使用傳導凝膠震波打擊卻仍有感者,恐非聚焦式震波。
後記:
- 以上為服杏企業有限公司所提供之簡介,敬請參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