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6月10日

疼痛神經減敏重置 SFNG 心得分享

作者:蔡宗穎 醫師 (Tsai Tsung-Ying, MD, DC, CIPS)


骨科醫師說:脊椎滑脫、椎間盤突出、椎管狹窄。
復健科醫師:肌肉韌帶撕裂傷,肌筋膜沾黏。
家庭科醫師:休息一下就好了,吃點消炎止痛、肌肉放鬆藥。
神經科醫師:軀體化症狀。
身心科醫師:別太緊張,別太焦慮,睡眠很重要。
傳統中醫師:陰陽失調、經絡不順。
針灸科醫師:通則不痛、痛則不通、氣血問題。
物理治療師:核心不穩定,動力鏈、動作控制損傷。
健身教練:核心肌肉太弱,肌力不夠。
◎ 到底誰是對的呢 ?
◎ 疼痛就是一件事,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去講解它。


◎ 疼痛特異性理論(Max Von Frey;1895年):
  • 疼痛是一種獨立的感覺,擁有獨立的接受器(游離神經末梢 Free Nerve Endings),只接受『化學性』改變,跟壓力、卡壓、壓迫等物理性改變沒有關係。
  • 如腕隧道症候群,正中神經壓迫,會造成手掌麻、抓握無力、魚際肌肉萎縮,但不會痛!
重點一:疼痛 ≠ 結構
重點二:疼痛跟擠壓、卡壓,沒有關係!

◎ 疼痛是『周圍神經』跟『大腦』一起的產物。
◎ 疼痛閘門控制理論(Ronald Melzack & Patrick Wall;1965年):
  • 脊髓背角神經機制就像一個『閘門』一樣,可以增加或減少神經衝動,從周圍外纖維流向投射到大腦的脊髓細胞。
  • 換句話說,脊髓背角的『閘門』,要麼阻斷疼痛信號,要麼讓它們傳遞至大腦。(疼痛調節處)
◎ 在疼痛;或是C纖維敏感時,會造成:
  • 關節活動度(ROM)減少
  • 伸肌無力
  • 曲肌張力變高
  • 核心穩定肌群無力/關閉
  • 表層肌肉代償
  • 肌肉發力順序錯誤
  • 肌肉牽張反射降低(Stretch Reflex,如膝跳反射
  • 神經傳導變慢(如本體感覺
  • 大腦受到抑制
  • 本體感覺錯誤(如覺得緊張的肌肉卻是張力低的肌肉)→ 容易受傷
  • 交感神經亢奮 → 血壓&心跳上升
  • 疼痛記憶產生恐懼情緒

◎  疼痛神經減敏重置SFNG 三要點:
  1. 定位:患處疼痛神經。
  2. 手法:神經躲在軟組織裡面,需依不同位置、不同角度去處理。
  3. 敏:用特殊膏體,降低 C纖維疼痛神經敏感性

◎  參訪後收穫心得:

  • 疼痛治療,需考慮三個面向:

〝 結構 + 韌帶肌肉 + 神經 〞

  • 結構:椎體、關節若有錯位需矯正復位(復健治療、手法治療)(正骨)。
  • 韌帶肌肉:軟組織若有損傷需修復放鬆(復健治療、增生注射治療)(筋柔)。
  • 神經:慢性疼痛,需定位相對應的神經,降低 C纖維疼痛神經敏感性。

◎ 以下是會議活動照片:

  • 現場與大陸、香港、台灣醫師互相交流分享。

  • 現場演示,不用打針、不用吃藥,只要找到疼痛減敏開關,加上正確方法,解決90%疼痛!

  • 本次授課教授Andy Hsu,美國神經專科、疼痛醫學院士、上海富脊重塑腦科學技術集團CEO。
  • 會後參訪謝慶良教授(我的脊椎矯正啟蒙老師), 深圳 AHT脊柱專科矯正中心。
  • 謝謝所有師長前輩朋友的指導協助,讓這次學習參訪圓滿順利!